主要症状
黑斑病主要对梨树的叶片、新梢和果实产生危害。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,叶片开始出现病斑,先侵害幼叶,使其发生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斑点,随后逐渐扩大,以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现,具有轮纹。病斑经过融合,会形成大斑,叶子枯萎、畸形、脱落等。当空气潮湿时,病叶背面白色斑点密布,且含黑霉,周边有黄绿色晕圈。新梢发病的时候,含黑色病斑,呈现椭圆形,以浅褐色凹陷,不断扩大。
发病规律
梨树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真菌,主要以分生孢子以及菌丝体的形式在病枝梢、病芽、病果上越冬,到了第二年春天,会从病组织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,依靠风雨传播。当孢子萌发之后,通过梨树的皮孔、气孔侵入或者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,引起初次侵染,随后会在梨树整个生育期多次产生新孢子进行侵染危害,进而形成重复侵染。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,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。
防治措施
(1)加强栽培管理:我们可以增施有机肥料,促使植株生长健壮,提高抗病能力。对于地势低洼或者排水不良的果园,我们要做好排水工作。
(2)套袋:在梨树黑斑病流行的地区,在5月上中旬以前,我们可以套袋隔绝侵染。
(3)优选抗病品种:在梨树生长发育过程中,对其进行严格管理,我们要优先选择抗病性品种,使梨树具备较强的病害抵抗能力。
(4)药剂防治:在梨树萌芽之前,可以选用甲基硫菌灵3-5波美度石硫合剂、代森锰锌、碱式硫酸铜等对水喷雾,消灭越冬菌源。到了发芽至开花期,可以选用多抗霉素、苯醚甲环唑、代森锰锌、烯唑醇、异菌脲等喷雾防治。在梨树的生长期,喷药次数应适当增加。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上旬,都需要喷药保护,可选用的药剂有50%异菌脲(扑海因)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、10%多氧霉素1000-15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,保护梨果不受损失,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