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病症状
花生褐班病主要为害叶片、叶柄、叶托,茎秆也会受害,初花期就出现症状。在叶片上,病斑刚开始为黄褐色或铁锈色、针头状,随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。病斑表面呈现淡褐色至暗褐色,边缘产生较明显淡黄色晕圈。后期病斑上会产生灰色霉状物。茎秆、叶柄、叶托上的病斑多为长椭圆形,暗褐色,病斑中间稍稍凹陷。
发病规律
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块在病残体上及花生堆中越冬,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。分生孢子可以借助气流传播,落在花生叶片表面,从气孔或者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组织内部。病菌的菌丝在细胞间蔓延,会产生分枝形吸器侵入栅栏和海绵组织的叶肉内吸取营养造成为害。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能够引起重复侵染。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。
防治措施
(1)加强田间管理:在栽培管理上,我们需要避免偏施氮肥,适当增施磷钾肥,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营养剂,以有效促进植株稳定健康生长。在日常管理过程中,我们应该整理好排灌系统,雨后及时清沟排水。
(2)药剂防治:在花生的花期,我们要及时预防褐斑病发生,推荐选用4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-1000倍液、20%三唑酮硫磺悬浮剂600-1000倍液,间隔10-15天喷施1次,连喷2-3次,可以酌情适当增加喷药次数。